
这世界上的魔幻故事,开头往往都朴实无华。比如,一个87年出生的福建小伙,十几年前揣着梦想去了柬埔寨。谁能想到,十几年后,他的名字会和一笔价值超过140亿美元的比特币一起,被美国司法部“咣当”一声砸在全球新闻的头版头条上?说实话,看到这个数字我都得掐自己一下,这故事写小说都嫌太夸张了。
这位老兄叫陈志,在柬埔寨那可是个“奇迹”。人家不光拿到了当地国籍,还顶着个贵族头衔,甚至在前首相洪森和现任首相洪马内身边当顾问。他一手创建的太子集团,从房地产到赌场,几乎把金边能赚钱的行当都摸了个遍。表面上,他是捐学校、建医院的大慈善家,一副高大、年轻、充满能量的企业家模板。可谁知道,这层金光闪闪的外衣底下,藏着什么呢?
美英两国这次算是彻底撕破了脸,直接一记重拳打了过来。他们说,陈志和他的太子集团,就是东南亚那个巨大的网络诈骗网背后的大佬,一个披着合法外衣的跨国犯罪组织。搞的就是现在让人闻风丧胆的“杀猪盘”和各种加密货币骗局,把从世界各地骗来的钱,通过他庞大的商业帝国洗得干干净净。那些我们偶尔在新闻里看到的,被骗到柬埔寨、缅甸,护照被收走,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搞诈骗,完不成任务就要挨打挨电击的人,据说就是他“帝国”里的“员工”。
这记重拳有多狠?美国人直接抄了老底,从一个加密钱包里“缴获”了约12.7万枚比特币,按当时市价算,超过140亿美元。英国那边也没闲着,把他伦敦金融城里的办公楼、牛津街的公寓等19处房产,总价值超过1.3亿英镑,通通冻结。这操作,简直就是数字时代和物理世界的双重绞杀,直接断了资金流。
然而,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来了。面对美英气势汹汹的指控,柬埔寨那边的反应,简直可以写进外交教科书。柬埔寨内政部发言人站出来,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:我们查了,太子集团合法注册,陈志国籍也没问题,没发现什么不当行为。你们说他犯罪?行啊,把具体的、实实在在的证据拿出来。只要证据确凿,我们绝不包庇。
这手玩得是真高明。他没直接说“你们胡说八道”,也没怂,而是把皮球优雅地踢了回去,把一场跨国刑事打击,硬生生拉回了主权和司法程序问题的轨道上。潜台词就是:“这是我家的人,我家的地方,得按我家的规矩来。想办案?可以,先递状子。”这就把美英放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:是继续秀肌肉,还是走柬埔寨的司法流程?
当然,外界的嘀咕声少不了。一个十几年就能从籍籍无名混成首相顾问、手握“公爵”头衔的人,要说和当地高层没点千丝万缕的联系,估计谁都不信。当年有家媒体想深挖太子集团的背景,结果等来的不是采访,而是一封措辞严厉的律师函。这种能压制舆论的力量,本身就让人浮想联翩。
这场风暴的中心,金边的太子集团总部看着似乎风平浪静,有主权这把大伞撑着。但在帝国的边缘,早就乱成了一锅粥。社交媒体上流出视频,在柬埔寨的犯罪重灾区西哈努克港,有人看到诈骗园区的电脑、服务器被火急火燎地装上卡车,准备大转移。那空气里,弥漫的都是“快跑”的味道。
资本市场的反应比谁都真实。陈志间接控股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,致浩达控股和坤集团,股价应声而落,跟坐了过山车似的往下冲。公司赶紧发公告切割,说陈总早就辞职了,跟我们没半毛钱关系。可股民们不傻,用脚投票,直接把股价砸到了地板上。更有意思的是,制裁名单里还揪出了9家台湾公司和3名台湾人,这9家公司,居然都注册在台北同一个豪宅地址。你看,这网撒得有多大。
这出大戏,现在就这么僵着。美英捏着冻结的资产,言之凿凿;柬埔寨要证据,寸步不让。陈志本人呢?据说还待在柬埔寨,反正美英的手再长,也伸不进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里直接抓人。这事最后怎么收场,是靠外交斡旋,还是背后有什么更深的交易,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就不得而知了。
只是看着这上百亿美元的财富,和背后无数被骗得家破人亡的受害者,总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。一个时代的机会,被一些人变成了收割普通人的镰刀。而当镰刀被更大的力量盯上时,我们看到的,却是一场关于主权、法律和利益的国际博弈。至于那些真正的受害者,他们的血泪,在这场神仙打架中,似乎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。你说,这讽刺不讽刺?
专业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